挖仔尾紅樹林自然保留區可以觀賞到珍貴濕地生態,包括有紅樹林以及馬鞍藤,蘆葦等多種類的河口植物,每日漲退潮時可以看到各種生物,如彈塗魚、招潮蟹等;挖仔尾也是臺北地區秋冬季賞鳥的一個重要據點,眾多種類的候鳥及留鳥棲息於此,是一個適合全家共遊的自然生態教室。 相片來源:新北市部觀光局 生物特色 招潮蟹、彈塗魚、水筆仔 交通位置 新北市八里區挖子尾街 交通方式 【 大眾交通】 搭乘捷運 捷運淡水線關渡站 → 紅13路接駁公車→挖仔尾保護區。 捷運淡水線淡水站 → 渡船 →挖仔尾保護區。 搭乘公車 自臺北市塔城街搭往八里的三重客運→挖仔尾保護區。 自臺北捷運關渡站前搭八里的淡水客運→挖仔尾保護區。 從臺北北門塔城街搭往八里聯營704路公車(三重客運),或從北投、關渡搭632、紅22路公車→挖仔尾保護區。 【自行開車】 國道1號下林口交流道,沿105線道經林口至八里→挖仔尾保護區停車後。 關渡大橋 → 臺十五線八里方向→挖仔尾保護區停車後。 新莊、三重、五股→ 103線道→臺十五線→挖仔尾保護區停車後。 從中山高速公路南下走五股交流道往淡水、八里方向走臺15線於四、二公里處米倉加油站左轉北52線產業道路→挖仔尾保護區停車。 生態特色-植物 別名秋茄、水榕、水筆、水筆子、紅欖、茄藤樹、紅海茄苳等,為臺灣紅樹林植物中分佈最北之優勢種類,分類上屬紅樹科的常綠小喬木,為適應高鹽分及潮水沖刷之嚴苛生活環境,因此演化出胎生苗及支持根等構造。 水筆仔植株高可達5公尺,大約在五、六月開花,種子直接於母株上發育成幼苗,並於翌年三至六月成熟掉落隨水漂流,遇適合環境即著地生長,在紅樹林植物中為較耐寒種,一般認為具固土、防潮、護土等功效。 紅樹林植物在溼地生態系中扮演生產者的角色,提供各類動物食物及棲息場所、護衛海岸,與人類活動息息相關。如何在自然保育以及經濟開發中解決衝突,創造雙贏,甚至達成永續平衡利用,都是您我需要一齊努力的課題! 生態特色-動物 招潮蟹 相片來源:交通部觀光局 彈塗魚 相片來源:交通部觀光局 挖子尾的動物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大概是螃蟹和彈塗魚。 這裡數量最多的是招潮蟹家族,雄蟹的大小螯相差懸殊是招潮蟹的特色。每到夏季求偶時,雄蟹賣力揮舞大螯的樣子像是在呼喚潮水,所以被稱為招潮蟹。 背甲和螯都是白色的是清白招潮蟹。體形壯碩,背甲灰黑,而螯呈紅色的是弧邊招潮蟹。如果螯是黃色,而且大螯有凹陷的則是凹指招潮蟹。 另外還有很多不屬於招潮蟹家族的可愛螃蟹。有著白色的螯,體型小巧可愛,一直會舉螯做體操的是角眼拜佛蟹。有著黃色螯,喜歡躲在水中露出像潛望鏡一樣的眼睛偷窺的是萬歲大眼蟹。 個性凶狠,有著厚實的螯是厚蟹。和厚蟹相像,但螯呈橘紅色的則是相手蟹。在沙地上的百米冠軍,跑得像飛一樣的是沙蟹。 而紫色圓滾滾的和尚蟹,可是少數能向前走的螃蟹喔! 另外還有鼓窗蟹、秀麗長方蟹、寬身大眼蟹、青蟳等,也是挖仔尾的居民。而水路兩棲的彈塗魚,它獨特的彈跳行進方式非常逗趣。 觀海長堤 相片來源:淡水維基館 觀海長堤是位於八里挖子尾自然保留區潟湖最尾端的河海口,以木棧道搭造而成,適合觀賞淡水河河畔、出海口以及賞鳥觀浪的好地方。 原本有駐軍防守,目前已經開放民眾進入。因為位於瀉湖最尾端的河口處,所以退潮時可看見堤防下沙灘上有許多的小螃蟹在沙灘上遊走的生態景象。觀海長堤也連接八里左岸自行車道,所以許多遊客常常停留此處欣賞淡水沿岸的景像,聽著浪聲隨之放鬆心情。 如果在下午經過此處,也是捕捉夕陽餘韻以及河岸燈光閃爍的美麗情景呢。 延伸閱讀: >>>八里遊 【新北八里】漫遊八里十三行博物館~意境照都在這裡拍! 【新北八里左岸一日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