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舊台灣】台灣舊照與古地名,新北市「五股/五穀坑」是因為五穀豐收嗎?「泰山/名山腳」,哪座山的山腳,「蘆洲/河上洲」,蘆狄泛月,聽起來好浪漫~!

你知道為什麼五股為什麼叫五穀坑?泰山為什早期叫名山腳?蘆洲-蘆荻泛月聽來很浪漫~,為何早期較河上洲呢??
地不在多,有人需理,家不在鄉,需要你懂,於是我們推出,台灣古地名由來系列專題,只願大家都能了解自己所在的這塊土地。

五股

相片來源:網路。右為日治時期繪製的鳥瞰圖,五股山區是以茶與柑橘為農產大宗的主要產地。大約自清領中葉,林口台地、八里坌堡台地及五股丘陵區都有大量種植茶葉的紀錄。五股坑尾一帶是屬於同安陳氏家族的製茶產業範圍,一度外銷至東南亞,直到戰後沒落,至今漸漸的已不在種植農作物,也可以看到這裡的發展差異。

根據一紙清乾隆年代的合同,經輔大歷史系教授尹章義研考解讀,證明「五股」地名原是由「五榖坑」陸續演變而來,這份出自乾隆三十八年正月「劉伴郎退還田契字」合同,記載「興直山下外庄五榖坑口」明確的指出五股坑原名為「五榖坑」。「五榖坑」這地名沿用數百年,到了清朝道光、咸豐年間,客家人逐漸外移,閩南人遷入,「五榖坑」即簡化為「五谷坑」再轉音為「五股坑」。日據時代,日本人統治臺灣後,再將其簡化稱之為「五股」,這即是「五股」地名稱謂確立之演繹過程。

西元 1910年(民國前11年)全島施行州、郡、銜、庄制度,本鄉屬臺北州新莊郡,後因擴大行政區域,及併更寮,新塭二庄俗稱五股庄,民國34年臺灣光復後正名為「五股鄉」。

泰山

相片來源:網路,明志書院於乾隆28年(1763年)保存至今,可是台灣早期學府之一,到日治時期書院重要性消失,後又因長期缺乏維護經費終於在2002年6月再度傾塌;幸經地方人士協助取得經費,以古蹟修復工法於 2005年修復至大正10年(1921年)重建後的外貌工,比較今昔照片,想起明志書院滄桑,今日還能呈現這座幾乎消失的建築物實屬不易,雖有些許的差異已經無所謂,最重要的是它留下來了,有機會來台灣旅遊的時候可要來這看看,清朝就已存在的書院喔!!。

泰山舊名山腳,因座落於平頂山(今林口臺地)之山下,自古依地理環境而習稱之「山腳」,由於境內有大窠坑溪及貴子坑溪流經,具「勢高而近溪澗淡水」之「天泉水堀」地利,為早期移民化地為田的首選,而成為新莊平原早期開發地區,「北臺首學」明志書院位居本區,人文薈萃,文風鼎盛。復因境內三級古蹟「頂泰山巖」香火鼎盛、祖師靈驗、德澤遐爾、廟貌巍巍,登臨其境,臺北盆地一覽無遺,因生「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遂相傳成習改曰「泰山」。

蘆洲

相片來源:網路,蘆洲國小業早年的相片與最近相片,創立於明治三十一年(西元1898年),民國十六年朝會時升旗學生大多赤腳著漢服,直至現今操場上的差別。

古時的蘆洲,是淡水河畔的低平沙洲。水澤遍布,河岸兩旁蘆草叢生,每當蘆花盛開時,花絮紛飛,白茫茫的景觀,煞是好看,舊稱河上洲、和尚洲或鷺洲。因此地係由大嵙崁溪沖積而成之沙洲,故初名河上洲,因和尚與河上音相近,彼此混合,遂以和尚洲為名。又因為本鄉原為一沙洲,凡洲渚有水處,蘆草叢生,蘆花盛開時節更因白鷺棲息其間,蔚為景觀,故又稱鷺洲。現今「蘆洲」之由來,乃因當時蘆葦叢生,才改稱為「蘆洲」。

夜晚月上樹梢,蘆花泛著淡黃月色,微風吹拂,猶如浪花飛舞,頗有思古之幽情,因此常令騷人墨客,徘徊其中,故當時有「蘆狄泛月」之美稱,列為淡水八大景之一。蘆洲的地名也因著河水沙洲的景觀有所改變。民國86年人口突破15萬人,並於同年10月6日改制為縣轄市,並於99年12月25日改制為蘆洲區。

【推薦連結】

【台北捷運中和新蘆線】26個吃喝玩樂熱門景點~一日遊、半日遊、兩天一夜任你搭配懶人包(蘆洲至迴龍)

朝聖電影【我的少女時代】場景/拍攝景點!重現徐太宇與林真心約會場景和你我的少女/少男時代~

來新北市必逛的6個夜市!每個夜市搭捷運都能到哦!內附捷運交通指南攻略~